Monday, February 2, 2015

Stocks and Taxes: What You Have to Pay, When

[1] Stocks and Taxes: What You Have to Pay, When
[2] How Much Taxes Do I Have to Pay on Stocks if I Sell?

Below is from [1].

If you play the stock market (if you’re no longer shell shocked by the volatility of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you may want to know a little about the taxability of your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Capital Gains Tax

Any profit you enjoy from the sale of a stock held for at least a full year is taxed at the long-term capital gains rate,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rate applied to your other taxable income.  It’s 15% if you are in a 25% or higher tax bracket and only 5% if you are in the 15% or lower tax bracket. Profits from stocks held for less than a year are taxed at your ordinary income tax rate.

Ordinary dividends earned on your stock holdings are taxed at regular income tax rates, not at capital gains rates. However, “qualified dividends” are taxed at a very advantageous capital gains rate of 0% to a maximum of 15%. For dividends to be classified as “qualified” they must be paid by a U.S. corporation or a qualified foreign corporation and the holding period of the stock must be more than 60 days. 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exceptions and definitions, so check with your broker or tax advisor to see if the dividends for your stock holdings are “qualified.” Dividends on stock held in a qualified retirement plan are not taxable income.

I believe Congress enacted the lower capital gains rate to drive investment. After all, most tax laws are passed as a form of directing social behaviors. Be sure to follow what happens to the capital gains rat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next several months. President Obama has thrown out the idea of raising the capital gains tax rate many times, although nothing has happened yet. In fact, at this writing, the talk is that the current rates will remain in effect for the next two years. If that doesn’t happen and as a year-end tax tip, I advise you to sell appreciated stock held more than a year while the lower rates are in effect.

Stock Sales

When determining your profit from a stock sale, it’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not only the formula, but the meaning of the variables in the formula. Certain circumstances applied to the variables can reduce your tax liability when you sell. Many taxpayers believe they must pay taxes on the full amount of the check they receive from the sale--not true. You can subtract your basis.

The formula is: Sales Proceeds – Basis = Taxable Profit or Deductible Loss

Sale proceeds can be reduced by commissions paid to the broker.

Basis is the cost of the stock plus any reinvested dividends and commissions paid for acquisition. If you inherited the stock, the basis is the fair-market value of the stock on the date of the decedent’s death or the alternate valuation date. If the stock was received as a gift, the basis is the lower of the fair-market value or the basis of the donor at the time the gift was made.

The Wash Rule

Many investors benefit from selling a stock in a losing position to offset a gain, then turn around and buy the stock right back.

However, the IRS will not allow an investor to claim a capital loss if you sell a stock and buy it back within 30 days. The “wash rule” prevents you from claiming a loss on a sale of stock if you buy replacement stock within the 30 days before or after the sale and you will lose the offset.

Capital Losses

One of the big limitations in stock investing is the amount of losses you are allowed to deduct on your tax return. If you sell stocks at a loss, you may deduct only $3,000 per year; the remainder of the loss is carried forward to future years. You may apply capital losses against capital gains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years to net out the overall profit or loss.

Deductible Investment Expenses

A tax deduction often overlooked by investors is the cost of management fees paid to brokers, usually for management of mutual fund accounts or for advisory services. You may deduct these fees as an investment expense on Schedule A of your tax return. Some brokerage 1099s or year-end statements will state the total for the year, but many do not. You may have to call your broker to find out how much you paid.

Audit Taxpayers oftentimes forget about a stock sale when compiling their income tax return, which results in the IRS sending a CP-2000 letter. The letter is about 12-pages long and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is a listing of omitted items and a calculation of the tax liability on those items. If you receive one showing an omitted stock sale, don’t just pay the tax bill. The IRS only knows about the stock sale; they have no clue as to what your basis in the stock is. Remember the formula earlier? You may actually have taken a loss on the stock and that means no tax liability whatsoever. In fact, you may be entitled to a refund. So call the phone number on the front of the letter and let them know that you will amend that tax return.

However, beginning Jan. 1, 2011 as a part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brokerage firms will be required to report the cost basis and gain/loss information to the IRS on their form 1099, which will be issued in 2012. This will streamline the tax preparation process considerably and result in accurate CP-2000 letters being sent to taxpayers. It will also cut down on the number of amended tax returns that need to be filed as a result of omitting stock sales.

Wednesday, November 5, 2014

Renewal of Valid Hawaii Driver's License



Renewal of Valid Hawaii Driver's License:
  1. Report to Driver License Location for Application.
  2. If not previously submitted on or after May 1, 2014, documentary proof of legal name, date of birth, legal presence, social security number and two forms of proof of principal residence in Hawaii.  Acceptable documents may be found at:  http://www1.honolulu.gov/csd/vehicle/dlrequirements.htm.
  3. Eye Test and Fingerprinting.
  4. Payment of Fees and Photographing.

Sunday, October 19, 2014

Loan calculator

Total cost loan calculator
Calculate total/monthly loan

This formulae shows how to calculate total loan cost:
Obviously, if pay total upfront, total cost = P is the lowest. The longer it takes, the more the total is.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14

数据科学家面试常见的77个问题

From here.

本文转载自:http://www.datakong.cn

随着大数据概念的火热,数据科学家这一职位应时而出,那么成为数据科学家要满足什么条件?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外的数据科学家面试问题中得到一些参考,下面是中国统计网为大家翻译的数据科学家面试常见的77个问题,供各位同行参考:

1、你处理过的最大的数据量?你是如何处理他们的?处理的结果。
2、告诉我二个分析或者计算机科学相关项目?你是如何对其结果进行衡量的?
3、什么是:提升值、关键绩效指标、强壮性、模型按合度、实验设计、2/8原则?
4、什么是:协同过滤、n-grams, map reduce、余弦距离?
5、如何让一个网络爬虫速度更快、抽取更好的信息以及更好总结数据从而得到一干净的数据库?
6、如何设计一个解决抄袭的方案?
7、如何检验一个个人支付账户都多个人使用?
8、点击流数据应该是实时处理?为什么?哪部分应该实时处理?
9、你认为哪个更好:是好的数据还是好模型?同时你是如何定义“好”?存在所有情况下通用的模型吗?有你没有知道一些模型的定义并不是那么好?
10、什么是概率合并(AKA模糊融合)?使用SQL处理还是其它语言方便?对于处理半结构化的数据你会选择使用哪种语言?
11、你是如何处理缺少数据的?你推荐使用什么样的处理技术?
12、你最喜欢的编程语言是什么?为什么?
13、对于你喜欢的统计软件告诉你喜欢的与不喜欢的3个理由。
14、SAS, R, Python, Perl语言的区别是?
15、什么是大数据的诅咒?
16、你参与过数据库与数据模型的设计吗?
17、你是否参与过仪表盘的设计及指标选择?你对于商业智能和报表工具有什么想法?
18、你喜欢TD数据库的什么特征?
19、如何你打算发100万的营销活动邮件。你怎么去优化发送?你怎么优化反应率?能把这二个优化份开吗?
20、如果有几个客户查询ORACLE数据库的效率很低。为什么?你做什么可以提高速度10倍以上,同时可以更好处理大数量输出?
21、如何把非结构化的数据转换成结构化的数据?这是否真的有必要做这样的转换?把数据存成平面文本文件是否比存成关系数据库更好?
22、什么是哈希表碰撞攻击?怎么避免?发生的频率是多少?
23、如何判别mapreduce过程有好的负载均衡?什么是负载均衡?
24、请举例说明mapreduce是如何工作的?在什么应用场景下工作的很好?云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25、(在内存满足的情况下)你认为是100个小的哈希表好还是一个大的哈希表,对于内在或者运行速度来说?对于数据库分析的评价?
26、为什么朴素贝叶斯差?你如何使用朴素贝叶斯来改进爬虫检验算法?
27、你处理过白名单吗?主要的规则?(在欺诈或者爬行检验的情况下)
28、什么是星型模型?什么是查询表?
29、你可以使用excel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吗?如何可以,说明一下建立过程?
30、在SQL, Perl, C++, Python等编程过程上,待为了提升速度优化过相关代码或者算法吗?如何及提升多少?
31、使用5天完成90%的精度的解决方案还是花10天完成100%的精度的解决方案?取决于什么内容?
32、定义:QA(质量保障)、六西格玛、实验设计。好的与坏的实验设计能否举个案例?
33、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的缺陷是什么?你知道的其它回归模型吗?
34、你认为叶数小于50的决策树是否比大的好?为什么?
35、保险精算是否是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如果不是,为何如何?
36、给出一个不符合高斯分布与不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数据案例。给出一个分布非常混乱的数案例。
37、为什么说均方误差不是一个衡量模型的好指标?你建议用哪个指标替代?
38、你如何证明你带来的算法改进是真的有效的与不做任何改变相比?你对A/B测试熟吗?
39、什么是敏感性分析?拥有更低的敏感性(也就是说更好的强壮性)和低的预测能力还是正好相反好?你如何使用交叉验证?你对于在数据集中插入噪声数据从而来检验模型的敏感性的想法如何看?
40、对于一下逻辑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在过去15年中这些技术做了哪些大的改进?
41、除了主成分分析外你还使用其它数据降维技术吗?你怎么想逐步回归?你熟悉的逐步回归技术有哪些?什么时候完整的数据要比降维的数据或者样本好?
42、你如何建议一个非参数置信区间?
43、你熟悉极值理论、蒙特卡罗逻辑或者其它数理统计方法以正确的评估一个稀疏事件的发生概率?
44、什么是归因分析?如何识别归因与相关系数?举例。
45、如何定义与衡量一个指标的预测能力?
46、如何为欺诈检验得分技术发现最好的规则集?你如何处理规则冗余、规则发现和二者的本质问题?一个规则集的近似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如何寻找一个可行的近似方案?你如何决定这个解决方案足够好从而可以停止寻找另一个更好的?
47、如何创建一个关键字分类?
48、什么是僵尸网络?如何进行检测?
49、你有使用过API接口的经验吗?什么样的API?是谷歌还是亚马逊还是软件即时服务?
50、什么时候自己编号代码比使用数据科学者开发好的软件包更好?
51、可视化使用什么工具?在作图方面,你如何评价Tableau?R?SAS?在一个图中有效展现五个维度?
52、什么是概念验证?
53、你主要与什么样的客户共事:内部、外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IT部门的人?有咨询经验吗?与供应商打过交道,包括供应商选择与测试。
54、你熟悉软件生命周期吗?及IT项目的生命周期,从收入需求到项目维护?
55、什么是cron任务?
56、你是一个独身的编码人员?还是一个开发人员?或者是一个设计人员?
57、是假阳性好还是假阴性好?
58、你熟悉价格优化、价格弹性、存货管理、竞争智能吗?分别给案例。
59、Zillow’s算法是如何工作的?
60、如何检验为了不好的目的还进行的虚假评论或者虚假的FB帐户?
61、你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匿名数字帐户?
62、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创业?是什么样的想法?
63、你认为帐号与密码输入的登录框会消失吗?它将会被什么替代?
64、你用过时间序列模型吗?时滞的相关性?相关图?光谱分析?信号处理与过滤技术?在什么样的场景下?
65、哪位数据科学有你最佩服?从哪开始?
66、你是怎么开始对数据科学感兴趣的?
67、什么是效率曲线?他们的缺陷是什么,你如何克服这些缺陷?
68、什么是推荐引擎?它是如何工作的?
69、什么是精密测试?如何及什么时候模拟可以帮忙我们不使用精密测试?
70、你认为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数据科学家?
71、你认为数据科学家是一个艺术家还是科学家?
72、什么是一个好的、快速的聚类算法的的计算复杂度?什么好的聚类算法?你怎么决定一个聚类的聚数?
73、给出一些在数据科学中“最佳实践的案例”。
74、什么让一个图形使人产生误解、很难去读懂或者解释?一个有用的图形的特征?
75、你知道使用在统计或者计算科学中的“经验法则”吗?或者在商业分析中。
76、你觉得下一个20年最好的5个预测方法是?
77、你怎么马上就知道在一篇文章中(比如报纸)发表的统计数字是错误,或者是用作支撑作者的论点,而不是仅仅在罗列某个事物的信息?例如,对于每月官方定期在媒体公开发布的失业统计数据,你有什么感想?怎样可以让这些数据更加准确?

Tuesday, August 19, 2014

中国富豪正落入移民美国的陷阱

中国富豪正落入移民美国的陷阱


今天的美国富人在逃离美国 , 与此同时,中国富人却飞蛾扑火般地涌人, 在 “羊入虎口 ”自取财富”消亡的道路上还要迷失多久呢? 最新的胡润中国富豪移民海外白皮书这样描述: 中国富豪最爱移民美国和加拿大。中国的富豪愿意移民美国和中国的富豪适合移民美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下面的两组数据都让大家触目惊心:

第一组:

中国投资移民美国的人数迅速增长:从2010年获得EB-5有条件绿卡的772人,到2012年的6,124人,短短两年就增长7倍;

从2011年起,中国人成为美国第二大海外房地产买家;过去一年投资于美国房地产的资金总计约150亿美元;

在2013年美国颁发的投资移民签证中,中国人占比到达了75%; 俨然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的人才和钱财最大输出国。


第二组:

美国本土国民,放弃美国国籍的人数从2008年的235人上升到了2011年的1780人,这其中还不包括放弃绿卡的永久居民人数;

截至到2013年12月的过去一年里,美国本土有超过2,318名富裕的美国人却放弃了中国富豪阶层认为的“香饽饽”——美国护照。

来自第一财经的报道:曾经移民美国的吴女士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全名,却不介意透露自己的心声:“我后悔死了,我所有的朋友都后悔死了。”在谈起自己的美国身份时,她的后悔之情溢于言表。她说自己开始考虑放弃美国国籍已有一年有余,更赌咒发誓地说“我再也不会回去了”。

她的故事并不是个例,对于华人富豪来说,美国国籍如今变成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这在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移民美国还是许多中国有钱人的终极梦想,而现在,情况却大有不同。 纠结的不仅是华人,事实上,各个族裔的美国富豪都正在逃离美国。

金宝汤公司的财产继承人约翰·多兰斯三世—放弃美国公民身份移居爱尔兰;Facebook联合创始人之一的爱德华·萨维林—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一名新加坡公民;以及国人所熟悉的美国风险投资家—罗杰斯也在几年前放弃了美国国籍而移居到新加坡。为什么美国的富有阶层在“逃亡”,而中国的富人却削尖脑袋往美国的“口袋”里钻呢?到底是谁的选择更加“明智”,还是更加“愚蠢”呢?他们判断和做出选择的标准和依据又是什么呢?

1、难道是对福利的向往和追求吗?

曾经一个资产以亿计的企业家咨询我:“哎呀刘先生,我一直忙于生意,对各国投资移民政策等不是很了解,中介公司一直推荐美国投资移民(EB-5),告诉我投资金额少、审批快、关键是福利高、无移民监等, 请您帮我分析一下,到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那个国家的福利好、审批快呢”? 当我听到他提出的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问题所在了。请不要搞错,我作为一个离岸资产配置的投资者、房产投资财商教育的传播者,没有能力像移民专家一样去分析这三个国家的福利政策的孰优孰劣,而是惋惜这位企业家被错位的信息、不负责任的移民公司和销售顾问所误导。

不管是美国、还是澳洲和加拿大,公共福利政策是更多保障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士、有工作能力障碍的人群的; 就连美国总统竞选时,奥姆尼和奥巴马都把“社会福利”作为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议题进行讨论的。为什么一个生活在中国消费顶层的富有人士会以美国给予中低收入人群的福利好坏作为自己和家庭选择移民与否的判断标准呢? 相反,移民者的财富规模越高,所负担的社会责任越大,越要缴纳更多赋税资金来支撑这个保障“贫穷”人群的福利制度;在美国及澳洲等发达经济体,中产及以上收入人群,更多的是购买私人保险来实现更加完善、卓越的医疗和社会保障的,而非单纯依靠这个国家的公费医疗的福利制度。即使不移民,通过购买私人保险,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依然可以获得比美国本地人更加优质的医疗保障和服务。

2、难道是为了子女教育吗?

中国的富豪移民美国后,他们的子女会去读美国的免费公校吗? 答案是否定的,绝大多数都去了学费高昂的私校了,这和父母是否具有移民身份几乎没有关系。所以,很多中国移民家庭被移民中介的“为了子女教育考量“的说辞“忽悠”了。 即使不移民,只要出学费(美国本土学生读私校一样的费用)一样可以享受优越的、等同国民待遇的海外(美国)子女教育。

3、难道是为了在美国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吗?

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公司和海尔、联想、华为等公司在美国的成绩与自己类比;如果作为中国的企业家或者公司而言,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高精尖技术、垄断性资源打底,就不要轻易在美国再次创业了;过去靠产品价格便宜、劳动密集、勤劳致富的道路已经在美国市场走到尽头了,而技术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才是赢在美国的关键。 问题是要在美国创业的移民者做好准备了吗?

4、难道是为了资产安全吗?

投资美国也好,澳洲、加拿大也罢,全球资产配置对于中国的财富人群的个人而言:是为了建立更加稳健和安全的个人及家庭财富金字塔, 直接应用海外成熟的财富传承制度、离岸资产的信托和保险架构等,更加高效的实现财富在子孙后代的继承和传承; 对于财富人群的企业和公司而言:离岸资产配置是为了在国内的事业和企业之外建立一个可以风险对冲的离岸资产避风港、一个可以获得更多融资渠道、做金融资产储备和抵押的硬通货,甚至是为海外IPO和并购铺桥搭路的信用积累; 而要实现所有这一切,都和投资者的移民身份没有关系。为什么一定要移民身份呢?

中国富豪想要移民的国家,和应该要移民的国家不匹配;

多数移民公司在国内进行的移民国家的推荐,是基于佣金的多少、中介费用支付的金额、佣金回款的速度来决定的;而非根据移民者的家庭背景、财富规模、子女的教育规划、家庭生活和投资目标来进行量体裁衣的移民规划;让移民家庭基于错误的、过时的信息和未知的事业憧憬下做出了可能和自身财富规模、生活目标、投资目的不相匹配的移民目的地选择。 举例而言,去年风风火火的欧洲“猪“国们,如希腊、塞浦路斯、葡萄牙、西班牙等,为了套取中国富人的财力,解决自身经济濒临破产的窘境而纷纷推出“买房移民”的政策;而时至今日,又有多少家庭因为拥有这些国家的绿卡而雀跃呢?

移民的本质是什么呢?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呢?难道非要众人都醉我独醒吗?

以笔者过去13年的海外留学、工作、投资和生活的体验来看,移民政策就是移民国家和移民者及其家庭两者之间达成的双向交易: 这个交易是合法的,但实质内容却是不平等的,即中国的移民家庭在这个移民国家(以美国为例)的付出一定高于这个国家绿卡对移民家庭的给予;这才是这个移民国家制定移民政策的本质所在:为了剥削中国技术性人才的智力,才会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配额;为了剥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才会有新加坡、北美国家对中国的劳务输出;为了“掠夺“和吸纳中国富人的财力才会有今天的美国EB-5、加拿大的80万投资移民及澳洲500万大额投资移民的政策。

从财富的传承和守护的意义上讲,移民美国恰恰不适合在中国短期的、特定环境下创富的那部分人群:

1)、美国税法对所有的美国护照持有者和居留权身份的人士的全球资产进行征税,即使移民者的资产在中国;因此,获得美国绿卡、但事业和资产依然留守在中国的人士将面临美国和中国(在中国获得了收入的资产部分)双方税务部门的追缴;

2)投资美元计价的、比北京房价还低廉的美国房产固然不错,但不了解美国房产走势和投资市场分析的盲目房地产投资才是最可怕的。请一定尊重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国民持有的最多、占比最大的—43%的金融资产不是房地产,而是股票 ;(通过401K的股票和基金组合的退休计划,让60%的美国国民可以安然退休了)从道琼斯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过去24个月的表现来看,美国是一个股票创富、守富、传富的金融市场,而非中国富人热衷的美国房地产市场。

3)美国置业和房地产投资门槛低,但维护费用却很高; 美国是对土地和建筑物价值都征税的国家,52个州的征税标准不一,平均在2%-3%左右,而中国富人喜欢的加州恰恰是位列美国房产税最高10个州之一;且由于无法获得美国银行的购房贷款,很多不差钱中国富有人士都一次性支付房款,由此产生的租金收入都要缴纳30%—33%的个人所得税;“钱多人傻“的中国富人的美国身份还没有获得,就已经开始为美国税务局做贡献了。

4)、高额的遗产税,让美国的富人望而却步; 目前美国的遗产税的征税税率在18%-45%,虽然免征额提升到了525万美元,而对于那些千万富豪和亿万富豪而言,依然就像是在割身上的肉;而相对于国内的即将移民美国的中国富有阶层,在美国各种赋税的“盘剥”之下,很可能是富不过三的现实验证版。

总结以上的事实和观点,投资移民国家的选择不仅仅是身份和生活地点转换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资产配置、财富传承、税务缴纳和税务抵扣方式发生改变的抉择;对于即将投资移民到美国为主的发达经济体的、富裕的中国人群而言,不管您在中国多么富有,移民之后要么成为这个国家(美国)税务体系的受益者,要么就会成为这个国家(美国)税务体系的受害者;可怕的是——在这场资本博弈、税务利益争夺的无硝烟的战争中,有些美国人坦然的放弃了、离开了,而中国的富有阶层还没有明白和为此做好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