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2, 2014

正确的认识自己----写给所有家庭条件一般的青年和少年(转自天涯)

本文来自: http://bbs.tianya.cn/post-395-26494-1.shtml



正确的认识自己----写给所有家庭条件一般的青年和少年(转自天涯)


  目
  
  一、 总说
  二、 家庭条件一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金钱的匮乏
   人脉关系的不足
   教育的缺陷
  三、 我的家庭条件为什么一般
   条件的因素
   努力的因素
  四、 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心态
   客观看待我的家庭
   努力奋斗
   对待结果
  五、 关于教育
   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什么是我需要的教育
   自我教育
   来自他人的教育
   如何找到我需要的教育
  六、 建立自己的人脉圈
   人脉的二个层次
   建立人脉圈的基本原则
   如何建立人脉圈
  七、 人生初期怎样对待金钱
   攒钱
   花钱
   挣钱
  八、 选择专业、职业和行业
  
  
  
  
  
  
  
  学好数理化,不如一个好爸爸。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也是这样。我的初中政治老师站在讲台上说着,声音里带着三分讥讽、三分怨忿甚至是三分义愤。我完全 理解他的话,不然我不会今天还记得。但我又没有完全理解他的话,不然我不会今天才想起来,才大彻大悟而不是在之前求学的若干年就能经常想起来。
   学校主要是以学习成绩论地位的,再加上一些学生活动也就把人定了位,家庭的力量体现不大,所以我们常常在走上社会之后才对这一点有深刻感触。正如我和原来 我班的状元在讨论我与他如今的处境,以及其他一些原本并不努力但因家庭底子好,父母权力大而获得良好处境的同学作对比时总难免唏嘘感慨。
   感慨过后就得思考,不然就白感慨了。思考的目的是挖掘根源并寻找解决办法,不然就白思考了。如果你正是这样一位家庭条件一般的青年或少年,例如你的父母是 农民、工人,或者普通的职员、低层的干部,看看我们这些年来总结的精华一定大有裨益。即使你的家庭条件良好,只要你的父母不是极优秀、有相当地位的人,看 看本书也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越早明白这些事越好。
  
  
  
  
   家庭条件一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金钱的匮乏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衣食住行都和条件好的家庭有明显差距。而且退一步讲,就算我们不和人家比吃比穿,人家以金钱换来的优势就足以让我们干瞪眼的。我是学习 很努力的,尤其到了高三几乎没有一天睡觉超过8小时,更别说娱乐休假了。当然智力因素摆在这儿,咱也不是华罗庚陈景润,就是熬白了头发也不一定能冲击个状 元什么的,但是从偏远的西北地区(录取名额少,好专业比例低)考上浙大也算不错的成绩了,何况又是女生学理工,不容易的,地球人都知道。就在我们忙着考试 和报志愿的时候,我的一个同学没有参加高考,直接花钱去美国读本科了。我们那时候出国读本科还不像现在这样普遍,那是属于非常时尚和奢侈的事情。她的老爸 是属于既有文化,又赶上了潮流而先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在我们当地买着最好的楼盘。她托老爸的福,吃的用的东西都是非常让人惊叹的物品,用那句话说叫只拣 贵的,不拣对的。想想当年我还并不羡慕人家,因为我的成绩好,而她并不用功,成绩也是在班上四十名开外。所以在学校这片小地方,她的江湖地位是无论如何 也赶不上我的。而物质享受嘛,更是丝毫诱惑不了我这样意志坚定、党性十足的人的。可当我大学毕业辛辛苦苦干起销售的时候,人家已经读了美国的金融学硕士, 然后进入渣打银行的核心部门了。要知道,从国内申请出国读金融专业就有难度,而进渣打银行这样的地方就连我们名校的毕业生都不一定有机会。当我还在听着磁 带拼命学英语的时候,人家拿起电话和老外呱呱呱就是一顿说。语速那叫一个快呀,整个就是一托福听力。如今我不得不羡慕了,人家老爸的钱是没白花。
   工作中差异更大了。一些家在农村的朋友,毕业了就得往家寄钱,换个工作也是瞻前顾后生怕接续不上还房贷。大家要都这样也就罢了,只是人一比人,就要气死人 了。像我一个熟人,30多岁,打从大学毕业就没上过班,老爸给创业资金,他自己找几个项目,这个不行做做那个,就算干不成惊天动地的大事,干个几十人的小 公司也足以过得不错了。
   由于金钱的匮乏,可能我们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无法用钱为自己开路,甚至社交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我朋友家里负担重,老婆没工作,父母在农村,儿子上了大学 一个月才给500块钱。同学过个生日这孩子连凑个份子给同学买蛋糕的钱都没有,不能不说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同学的融洽关系。虽然我们并不鼓励学生铺张浪 费,但一种气氛一旦形成你个人想超越它脱离它恐怕有一定难度,何况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并不一定会站在他的角度上去想,往往他们想的是大爷你咋这么抠 nia(小沈阳)
  人脉关系的不足
   看看你家里都有什么人来,看看你老爸一周有几次饭局,看看家里都摆着什么烟什么酒什么礼盒,再看看你老爸老妈在给别人送什么烟酒什么礼盒,就知道你们家的人脉圈子是个什么情况了。
   如果你老爸一星期连一次饭局也没有,家里逢年过节超不过三个花花绿绿的盒子,那你们家的人脉力量就接近高危线了。一个人的力量是一,假如他认识十个人,这 十个人都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样十个人的力量都加在他身上就变成了十,而这十个人每个人都再认识十个人,于是他的力量就变成了一百。如此连接,人际关系 形成一张大网,很多个人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人脉网就可以解决了。可惜我们一般条件的家庭没有这样的资源,而且就算有一些零星的渠道,没有金钱也很难在 这张大网上行走。就像我高考时提前志愿报了军医大学,档案一递上去就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招办的老师忙着接来自各处首长的电话,手里的条子压得像书一样厚。 我的父母虽没有本事,但爷爷奶奶还是相当级别的干部,虽然老早退了休不在职,但凭着老脸找到个把关系还是可能的。我父母勒紧了裤腰带拿出5000块钱 90年代西北的工人阶级认为这已经是一笔大钱了)给人家拿去疏通关系,人家一看牙都笑掉了:同志呀,这个当零头都不够哇。看看你孩子的造化吧。几天 以后,好几个比我分低的同学都录取了,我出局了。圣人说过,成绩好不是万能的,我这才信了。
   如今我的客户是煤炭行业的央企,于是我就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与煤炭挖掘、运输和销售有关的各色人等。只要家里有关系的都参与了开煤矿,或者搞起了煤炭经 销,关系再强一些的都搞起了上千万甚至上亿的生意。有一个小老板,家里一个亲戚在国营小煤矿当领导,另有一个亲戚在当地的银行。于是就靠这两样,人家就白 手起家了。这可是真正的白手起家,贷款拿了煤(这煤只卖她不卖别人,煤是紧缺资源是卖方市场),在手里压几个月到了秋冬季价位高的时候出手。这样一年只做 一两次生意就有五六十万的进账,其他时间全用来吃喝嫖赌。虽然我并不拥护吃喝嫖赌,但我拥护五六十万的进账啊,于是我跟她说老姐我跟你混吧,人家一听笑 了:妹子俺们不要大学生,公司就我一人,剩下的都是煤堆里扛煤挑煤我临时雇的,你来也扛煤去?我没话了,圈内人排斥圈外人啊。我一个小蚂蚁般的角色倒 无所谓了,只可惜早期的好多温州商人在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到这里开矿,如今煤炭火爆了,当地利益集团就把没有人脉的温州人全挤出去了。多年的心血毁于一 旦,又跟谁说去呢?刚才提到的还只是女流之辈,是煤炭圈子的小羚羊。而角马级别的都有自己的矿了,每年百万到千万不等。至于狮子级别的,那就是和最高利益 集团联系在一起,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在这里就不便描述了。
   我们做大客户销售也是一样,我们销售的产品或者是高技术含量的设备,或者是额度很小的必备设备用品。你要问为什么不能做别的东西呢?我告诉你像这样的央企 或政府客户,有许许多多的人围绕着它在做生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这些企业或机关单位领导的子女、亲戚或朋友。那些合同额度大、技术含量低的工程项目都让 他们揽过去了,剩下一些技术门槛高、他们没能力做的产品和一些额度太小、他们不屑于做的产品才是我们这些没有根基的企业要考虑的内容。
   再说一些大家容易理解的情况。比方说如今公务员考试异常火爆,但那些肥缺的差事恐怕不是仅仅分高就能拿得到的。国家划了一条线那是智商的竞争,只要过了线 那就是情商和关系的竞争了。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折桂者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同样的,在石油、电信、电力等待遇超好的央企和一些事业单位,你 要是没有过硬的技术或特殊本领而只想争取一个是人都能干的一般岗位,如果没有系统内的关系恐怕是连一丁点儿的可能性都没有。金融危机的时候中石油裁员,下 的全是些没有背景的,加油站的工人首当其冲,而每个加油站的三四个站长(远远超编了)却还稳坐钓鱼台呢。
    教育的缺陷
   认识这一点就有难度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英才出寒家这类话和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形成了两派观点。到底哪种观点更有道理 呢?你会说都有道理,恭喜你,答对了(王小丫)!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往往在吃苦(尤其是物质上的)、节俭和生活自理方面更胜一筹,有一些还往往有强烈的通 过奋斗改变个人和家庭现状的愿望,这些都是非常良好的品质。而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经常在知识面、思维能力上表现出优势,一些干部家庭的孩子经常具有出众的为 人处事的能力,有的很小就具有了领导才能。
   虽然两方都各有优势,但最终的比例会怎样呢?统计数据显示,最终成为人才的,出自教师家庭的高居榜首,其次是干部、商业精英等,而农民和工人子弟排在最 末,比例也少的可怜。不论你在任何一个国家调查,比例都大致相当。统计数据压倒性地说明了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表现普通。那,为什么呢~~~?除 了因为前面所讲的金钱和人脉的缺乏以外,更重要的是教育上的缺陷。
   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些教育的缺陷。
   一、 读书方面教育的缺陷
   这个好理解。平凡的父母自己的文化水平就有限,如何能指导孩子念书呢?连孩子碰到的一道题都做不出,更谈不上在方法和思路上指导孩子了。我印象中我妈就只 指导过我先乘除后加减和说过写作文要多用比喻句才不会变成流水账,此外就无能为力了;我爸就只教过我经线是竖圈纬线是横圈和地球是圆的,此外一道数学题都 做不出,于是之后就全靠我自己了。那些我开了窍的科目学得都还顺利,开不了窍的像数学、历史,也就一直没有找到方法,也没有人指点,只好算了。那时候我们 都特羡慕父母是老师的同学,觉得他老爸(妈)教的那一门课他就不用愁了。后来才发现,老师的孩子大部分门门课都不赖,因为他得到了学习方法和思路的指导, 自然一通百通了。我一个熟人是化学博士在外企做技术,老婆是中学物理老师,他们儿子如今在人大附中名列前茅,想本科考去哈佛读呢。我在想人家是怎么教育 的,一次和他们一起吃饭,发现在饭馆等上菜的时候人家孩子就拿出练习题做了起来,随时有任何疑问随时问父母,连吃肉的间隙都思考着肉的物理状态,调料的化 学反应。父母的指导当然都不是直接的告知,而是引导他思考:宝贝你想XX遇到XX会怎么样呢?下一步又会产生什么呢?条件呢?……”孩子再笨在这种气氛 中也能学会思考,何况人家两口子的基因怎么会生出笨儿子呢。
   虽然羡慕人家感慨自己,但现如今比起万恶的旧社会那真是天上地下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新中国,感谢红太阳,我们有了公立学校,有了义务教育有了希望工程, 所以只要你肯学,就算父母没力量指导你,学校的老师也会帮助你。所以读书的过程还不算是一个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父母如何向你解释读书的意义,这可是 个难度系数为7.0的问题。一般的父母会说,好好学习才能找到好工作,找到好工作才能找着好媳妇,找着好媳妇才能……”,虽然目的导向是对的,但并没有 言中学习的真正作用——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所以孩子们也只知道考上大学能找好工作,至于为什么能,自己也说不清楚。而且学习只重目的,过 程中就缺少了趣味性,学习也难免会成为任务和负担。如果能让孩子知道学习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得到了训练,方法得到了加强,他就明白了学习的根本作用也能在 每一阶段更喜爱学习。
   遗憾的是理解到这个程度的家长真是寥寥无几,而且面对现今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社会大现实似乎就更难以说服孩子了。所以这一点始终是普通家长教导孩子念书时的最大缺陷。
 二、 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育缺陷
   学校是不会教育你如何为人处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课老师也只是讲讲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就真听得进去。真正的做人的教育在哪里呢?全在家里呢!每个父母都 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习惯性地把这套原则方法传授给孩子,因为他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否则他这辈子就不这样做了。但许多普通的父母就没有想到,他 这辈子的不成功是否和自己的为人处事方法有关呢,如果有关系,那他还能把自己的老一套再教给孩子吗,让孩子也一辈子不成功?
   我一个大学同学成绩很好,人也很有才气。我见过他父母,父母对他的教育很上心,时时处处都在与他沟通。他们家是南方人,难免精细些,但精细到了一丝一毫都 不肯吃亏的程度。在假期结束搬宿舍时为了避免帮女生搬东西他居然连开学报到都推迟了三天。于是男生都来了,就缺他。女生虽然没说什么但提起他都认为他是有 意不来的。他是省力气了,但另一件事却费力气了:他在追求班里一个女生时让人劈头盖脸就给拒绝了。也怪他不走运,恰好那个女生是个大侠性情,最看不上这一 号人。所以即便后来他围着那女生跑前跑后人家还是说了:不用装了,你以为把马甲脱了我就不认识你了?这叫栽的一个惨啊,不知道那当妈的怎样想她教育宝 贝儿子的方法,她可是精打细算一辈子啊。
  其实为人处事这方面教育的缺陷主要体现为:1.重小利;2.不善交往;3.做人做事缺乏技巧。
   重小利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只是争夺小利会损害人际关系,让周围的人对你有意见有看法。而人际关系受到损害势必会影响你在重大利益上的得失。这样一进一出,最后就不划算了。所谓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善交往也是一大问题。父亲母亲自己本身就不善交往,甚至是不喜欢交往,孩子在生活中根本无从观察人际交往的细节和正确方法。
   像我父母就不喜欢和人交往。除了单位里的两三个同事以外,他们不和任何亲戚朋友来往,见了领导也是绕着走那一类的。我印象中我们家几乎没有人来过,我爸也 从来不到外面喝酒,我们一家三口仿佛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如果这世上真有世外桃源呢我想我们家还真就算一个。不过这所谓的世外桃源让我也形成了习惯:在学 校只和一两个同学关系好,跟老师就像两个世界的人,从不深谈更不亲近。即使有一次我破天荒地想请同学来家里玩也被我妈拒绝了:嫌麻烦。你想,这种环境中我 能知道人际关系为何物?所以上了大学我就感到比别人落后了,不得不花了很多时间来补充学习这种能力,以致于当我具备了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时已经比别人晚 了好几年,可悲啊。
   我公司副总为了培养女儿的社交能力经常把她带在身边,参加公司的活动、聚餐、旅游。他女儿才5岁但和我们这些大人都能说上话,非常招人喜欢,而且一肚子的心眼比同龄的孩子不知强了多少倍。这恐怕就是早打基础的收获。

  还有就是做人做事的技巧问题。有不少人,人品朴实厚道,专业技术也不错,可就是一直没上去,这些人大部分是由于做事缺乏技巧。我一个朋友技术 不错,原单位破产倒闭后又自谋了一份职业,收入不高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负担很重。于是他把自家的楼房出租了自己搬到平房去住以补贴家用。可就这样每次朋 友聚餐他都抢着买单,而且拦都拦不住。过节时谁要送他一点小礼之类的他都会两倍、三倍地还礼回来。他心眼是真的不错所以交际中花了许多本不该他花的钱。要 是经济条件好也就算了,讲个仗义大家也都觉得他够哥们,可他自己都捉襟见肘呢,这一下更困难了。老婆也埋怨他,孩子上学也紧张,有时候还要借钱。可他对单 位领导却从不这样热情,所以干了一辈子还是个普通工程师。他孩子虽有时也对他不满但做起事情来却和他一模一样,经常花了力气不讨好,干事倍功半的事。但这 也怨不得孩子,他在生活中从来就没看见这些做事的技巧方法在哪,让他怎么学呢。
   三、 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教育缺陷
   优秀的人和普通的人工作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很多优秀的人
  上班很紧张,下班也挺忙碌,每天晚饭过后还要处理一会儿工作或和业务伙伴谈谈事情,有的还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充电。相比而言,普通人在同样的时 间段干的事情可能就是看电视、聊闲天甚至打麻将。所以设想一下两种人的孩子在两种环境中各自会养成什么习惯。你指望打麻将家庭中的孩子自觉读书学习那确实 是太不容易了。
   思维方式差异就更大了。优秀的人遇到问题就想怎样解决,自己出了哪些问题要怎样修正。而普通人遇到问题首先是抱怨,其次再想别的,而且一般不会思考自己的 毛病。两种思维方式都自成体系,从外表来看你看不出它们直接产生的后果,所以作为孩子特别容易承袭父母的思维方式。但是恰恰就是思维方式是优秀与否的根本 决定因素。优秀的人分析世界,分析自己,改变自己以适应世界,提升自己以驾驭世界。平凡的人不分析世界,不分析自己,固守自己并总是希望世界为之提供良好 的环境和馅饼。当然,他只是希望却无力改变,所以他的状况完全依赖于世界提供给他们的所谓命运。于是优秀的人在不断改变中更加优秀,而平凡的人在抱怨固守 中更加平凡。我们的青年一旦承袭了一种思维方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定位,而且直至终老也未必能发现自己的思维导致了自己的命运。
   我的家庭条件为什么一般
  
   说到家庭条件为什么不好,恐怕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想过,或者想了也仅是想到种种不利条件造成了家庭的现状。这的确是一个重要原因,但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 就是你的父母亲自身的问题,包括努力程度、能力、性格意志等等。这其实是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但我们却常常对它视而不见,应该说还是我们对于父母的爱让我们 闭上了这只眼睛。爱是伟大的,但爱也不应蒙上我们的理性。实际上,父母自身的努力程度因素和外界条件因素所起的作用至少是11,甚至可能是1.51 不信你看看我的分析。
  
  条件的因素
   把责任一代代往上推那真是再容易不过了。你的祖辈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你的父辈就没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可以往上爬的阶梯,也没有创业的第一桶 金。这是祖宗带来的影响,你的父母奈何不得。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时代的影响,机遇的影响,好像也奈何不得。例如你父母如果生长在文革时期,那似乎就注定 没有读书的机会;如果他们把家安在黄土高坡的农村,就必定要接受流血流汗却没多少收成的事实;而你的老爸如果前面有一个和他同龄的科长一辈子没挪窝儿,那 你老爸当一辈子科员也动不了窝儿绝对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这些条件,我们暂且称之为不可抗力
  
  努力的因素
   若说父母自己不努力可能很多人要不服气。你要说老妈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闲着的时候,农村的老爸干农活每日都是汗流浃背,进城务工的也是起早贪黑。但你要注 意他们忙的都是简单劳动,真正用在思考和进取上的时间真是掰着指头都能算出来。其实他们做这些重复劳动的时候大脑往往是空白一片,并没有思考下一步应该怎 样做才能有所提高,所以他们也终日为重复劳动所累。因为只有进步了,才能摆脱重复劳动的命运。
   我父亲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祖辈是高干条件好,将我父亲送去了部队(那时是好去处),转业后送入名牌大学读无线电专业(相当于现在的计算机或金融专业的 地位),然后送入无线电厂(恐怕相当于现在华为用友这样的企业)当技术员。所有这一切都是他的父母利用特权替他包办的,照理说条件已经好得不能再好,已经 登上直升飞机了。但他并没有就此飞黄腾达,而是一直在最底层岗位上待了一辈子,其间就转了一次岗,从技术变成了销售,直到企业改制而内退,如今在家已待了 十几年,还没有到退休年龄呢。据我观察,他出差的时候是很辛苦,住便宜的招待所,一天跑好几个地方。但除此以外我从没有见他看书读报,学过业务知识,也从 不在工作时间外多进行哪怕一点与工作和发展有关的事情。每天规定的任务结束了他就在睡觉看球和发牢骚当中度过,遇到问题除了怨父母怨社会以外就一筹莫展。 所以当他的父母都从位子上退下来之后就没有人再能拉他,于是他就原地不动了,最后连岗位也保不住了。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大部分人到不了这个程度。但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人都不能否认自身的不努力,你的父母也不例外。就算他嘴上不承认,内心里也是对自己有认识的。
   所以条件的因素和努力的因素同时导致了你家状况的普通。那么哪个因素更重要呢?假如条件是河水,那么努力就是小鱼。河水可能会把小鱼卷进漩涡,摔上礁石,但小鱼也可以逆流而上,择水而行。最终鱼儿能不能到达目的地,你说是水的作用大呢,还是鱼的作用大?
   如果水流太急太猛,没有鱼可以游过去,这就像农村失学的孩子,再努力也无法与条件抗争。但只要超出了这个标准,例如你父母在一定条件下收到过基本的教育, 那这个水流对他们来说就没那么急了。这样的环境中,水与鱼的力量比至少是一半一半,只要鱼肯努力,完全有可能克服水的阻力的。所以分析一下你家的环境和你 父母的意志努力,性格习惯,你对于你们家现状的成因就心中有数了。
什么样的心态才是正确的心态
  
  客观看待我的家庭
   父母对于我们的爱是毫无疑问的。不论父母心给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让我们吃的是山珍海味还是杂粮野菜,我们都应以满腔的爱来回报他们。这一点上不应有 任何折扣,不应以父母向我们提供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及机会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他们的爱有多少。因为这些财富的多少往往取决于他们的能力而不是意愿。只要 他们的意愿是好的,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恩。
   感恩的同时一定要留一只客观的眼睛,就像二郎神杨戬的第三只眼一样,永远能透过妖精的现象看到本质。这只眼是不受另两只眼影响的,我们也不要以爱、恨或其 他一些情绪来左右我们的判断。知道家庭的现状,承认父母的弱点,对于我们正确定位自己和采取适当措施提供了依据。有的人很维护自己的父母,不许别人对他们 有一点微词。当然这种爱是伟大的,但不要在维护中影响了你对他们的客观认识就好。因为一旦不客观你就很容易受他们的影响,沿袭一些不好的习惯。
   这里我还想说一说,客观地看待家庭,同时也要客观地对待自己。有的青年出身于农村,往往带着一种自卑的心结。尤其是当他们猛然间进入大城市看到花花绿绿的 世界简直会有一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感觉。再一对比自己和城市同龄人的穿着打扮,吃的用的,那一下就差了一个甚至几个档次。最让人不能忍受的是城市的同龄 人怎么就那么见多识广,多才多艺呢?所有这些都让人不能不比,又不忍去比。越比,越会自卑。同样出身城市的青年也有差异,有的就可以吃西餐,穿名牌,来往 车接车送;有的只能骑车,和父母挤大杂院,遇到漂亮的女生连上去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更别说追了。这些心情我都能理解,但我要劝导你们的是:在内心中要把 自己和父母划分开来,这才是正确的心态。
   什么叫做划分开来呢?就是让父母对他们自己负责,而你对你自己负责。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行为产生喜怒哀乐就可以了。别人的行为是你不 能控制的,是与你无关的。如果你做了好事进步了,对自己产生喜爱与肯定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你犯了错误,那么生气自责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督促自己。如果别 人做了好事你大可不必高兴因为不是你做的,相反如果他人犯了错误你也不用不愉快因为不是你造成的。我之所以用这样大量的篇幅来解释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想通这 一点是很难的。家庭出身是你的父母带给你的,是你不可控制的。条件不好不是你造成的,同样由于条件不好而带来的种种与人家的差距也不是你造成的,你大可不 必因此而自卑自轻。只要你在现有的基础上尽力做了事就应该为自己喝彩。相反,如果因自身的问题比如不够努力,能力不足等导致的状况倒应该引起你的足够重 视,好好检省。
   所以,不用管父母带给你什么条件,只要你自己尽力了,就值得骄傲。同时,也要客观看待你的同龄人,不要过于羡慕人家,更不要嫉妒人家,要清晰地看到他个人 的因素起了多大作用,在这方面与之进行比较,而不要比那些我们控制不了的因素。这样一来,只要你认真对待你的工作和学习了,你就没有任何必要自卑。
 努力奋斗
   在起跑线就比别人落后的情况下,努力奋斗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家庭条件差是一把双刃剑。你若受困于不良的条件而不努力,那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但你如果 披荆斩棘突围出来,恐怕还能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硬功夫,以后的道路上将所向披靡。而这种功夫是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得到的。这就是为什么富二 代永远也赶不上白手起家的老爸的原因。所以这把双刃剑要怎么用,全在你自己了。
  
  对待结果
   奋斗是一种心态:一定要对得起自己。对待结果则应换另一种心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锱铢必较,对不可控因素则随遇而安。如果和不可抗力斤斤计较那就是和自 己过不去了,最后不但于事无补还恶化了自己的情绪。所以就像上面写过的,人只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足够了。心态放平才能延年益寿,不是吗?
  
  
   以上用了很多篇幅分析问题,目的就是让大家对此有一个清醒而深刻的认识。下面我们就要进入重要的部分——为自己铺路了。当你知道你的兴衰荣辱都系于你一身 而靠不上你父母一星半点的时候,谈下面的话题就容易了。由于我们前面分析了家庭条件差带来的三种影响——金钱、人脉和教育,所以我们为自己铺路也从这三方 面铺起——教育、人脉和金钱。


  关于教育
  如何对待父母的教育
  不同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可大不一样。这之间的差别既有父母的文化水平差异造成的,也有教育意愿的差异造成的。简单分一分的话,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优秀父母带来的完美型教育
  即便没有专门研究过教育理论,优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都是不错的。首先他有这个意识,知道教育对于下一代成长的重要,而且在准备要孩子之前很 多人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时机不成熟,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他不会选择产生后代,因为他要对他的后代全面负责,而不仅仅是把他生出来就完了。所以越来越多的 高素质父母选择计划怀孕。(而种上了就生的做法,说实话,与咱们的猴子祖先相比好像也没多大差异)其次他有这个能力,既然自身能够成为优秀的人,必然 有着正确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做事方法。既使不能成为教育专家,仅仅把自己的人生总结传授给孩子也相当有效了。如果再多投入一些时间精力钻研一下科学的教育 方法,完全有可能营造出相当完美的教育环境。
  2000年左右出的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大卖,一下让刘亦婷及其父母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这本书直到今天还在卖并且又出了续集。虽然中间也有过一些批评说刘能进入哈佛读书她父亲的关系起了很大作用,但刘的家庭呈现给我们的基本可以说是堪称完美的家庭教育了。
  刘的父母亲都是优秀的编辑,父亲还专门研究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孩子出生时起她母亲就立志要把她培养成神童,教育类的书籍读了不下几十 本。怀孕期的营养和胎教自不用说,难能可贵的是从孩子出生有意识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制定了详细的早教课程,每天按时进行,每一分每一秒都处在学习状态。你要 说那不把孩子累死了?大人也撑不住啊。人家当然有休息的时候了,只是休息玩耍的时候母亲借机让她学习另外一些知识,比如大自然啊,比如和小朋友的关系啊, 这些事情在玩的过程中就学会了。而且最让我感慨的是刘的母亲即使到了自己忙得带不了孩子的时候,交给孩子的姥姥带也有详细的进度日程表,并且在姥姥上岗之 前竟然还对姥姥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这种用心的程度恐怕在全中国也是凤毛麟角啊。所以等孩子到了法定入学年龄时用智商量表一测已经远远高于同龄儿童了。 如果像今天这样有非公立小学的话恐怕她提前23年入学都是有可能的。后来的教育刘的父亲规划得更好,为她选学校,选兴趣班,设计小课程为她修正性格缺 陷。即使刘上了寄宿学校也要保证每周至少一次和父母谈心。父母把工作之余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关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一喜一怒,以成年人的经验指导她处理各类难 题。直至父亲帮她设计面试演讲的内容从而促成推荐人介绍她进入哈佛。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培养天才的摇篮,即使孩子本身并没有神童的胚子,但经过如此的培养 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也是毫无问题的。
  虽然很多父母达不到如此程度,但他们为孩子提供的教育环境也是非常良好的。我的一个同学离开家以后老爸依然对他遥控指导,听他描述他所在的学 校和单位状况,然后帮他分析环境形势和利害关系,共同制定策略帮助他一路过关斩将。像学生时期参加学生会竞选,有一个对手和他实力相当而且似乎还稍胜一 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最终的竞争应该就在他们两人中展开。怎么样才能稳操胜券呢?老爸给他支了一招:竞选当天找了一个熟人在校门口叫那个对手,等那对手 到了直接将他叫到早已准备好的车上,一溜烟把人拉走了。等对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到学校时竞选大会早已结束,他因为缺席而被评委会认定自动退出,彻底无缘 主席之位。于是,我们的主人公胜出了。这里咱们别讨论道德问题,就说关键时刻老爸出招帮他摆平了事情,这一点就是一般父母所做不到的。
  工作时期也是一样。刚毕业时他对于单位的各种状况还不能很到位地分析,对于领导暧昧的表态更是拿捏不准,即使在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但也毕竟单 纯得多。于是一天和老爸通一次电话就成了家常便饭。也正是在这样精心的指导下他很快了解了领导的心理状态并全力迎合,然后理所当然地成了领导的嫡系。用那 句行话说叫成了领导肚子里的一条虫。于是当他的直接上级调离后他就迅速补了缺,成为他们单位那个级别最年轻的人物。呵呵,有父若此,夫复何求?
  所以在这样的家教中,除非孩子自己对进步太没有兴趣,否则状况都不会太差的。

     2.
普通父母带来的智慧型教育
    
   有的父母自己没有过人的才学和能力,但他们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在哪里。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同时,有些聪明的父母知道应该在自 己擅长和有把握的领域教导孩子,而自己欠缺的地方和不那么游刃有余的事项则不要随意给出指导,因为这类指导很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更有一 些认识深刻的父母甚至从做人做事的整体思路上就能自我检省,宁可不指导也不会误导孩子。
    
   我叔叔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当中的聪明人。他首先有个大方向,抓好儿子功课的同时着重抓外语。这个大方向肯定没有错,所以他尽心尽力督促孩子学习。功课和外 语虽然他自己不会,但是监督和创造条件还是不难的。为了让儿子练口语,每周末他都领儿子去英语角或寻找老外,不说够一定的时间不能回家。儿子练的同时当父 亲的就在不远处站着,几个小时毫无倦意,生怕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差而放松训练。就这样每周末坚持,一下来就是好几年,所以儿子中学阶段就把托福过了,上了大 学头一年就得了北京市英语演讲比赛的冠军。同样在性格培养上他也很成功,我叔叔自己是个乐观幽默的人,他也深知这种性格的好处,于是培养儿子也具有这样的 特质,因此儿子到了哪里都是个开心果,很受大家欢迎。相反,他知道自己没上过大学,技术业务都不精通;同时自己混了一辈子到退休依然是个副科级别的办公室 主任,因此他经过反省推断自己在人事方面也不在行。鉴于此,在儿子选择方向的重大时刻(如选学校、专业、职业)他从不武断地替儿子做主,而是提出自己的一 点看法,供儿子参考,然后带领儿子 去咨询所有他能力范围内能找到的相对优秀的人物,听取他们的意见,最终和孩子共同商议出一个最优方案。不仅在大问题上如此,在日常生活和儿子的探讨中他也 从不把自己对人对事的根本性看法拿出来向儿子说教,而每次都是说:以爸爸的眼光来看,这件事有可能是……,但不一定正确,你认为呢?这个问题咱们要再思 考思考……”这样的父亲教育孩子不仅仅用了爱心,而且用了智慧。
    
   就像有一次看到我爸正在以他的主观臆想慷慨激昂地教训我时,我叔叔忍不住插了话:哥,咱们这一辈子太失败,事实证明咱们的思路是错的,我看还是不要用这种思路灌输孩子的好。
    
  不用这种思路,你说用哪种思路?我爸很不高兴。
    
  好的思路我也不知道,要不然我就不是现在这样了。但是宁可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吧,也别把错误的教给他。
    
   我爸这才没话了。


     3.
普通父母带来的愚昧型教育
    
   在普通父母当中这一类型恐怕数量最多。爱之深所以责之痛,但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习惯都带进去了。糟糕的是这一批人对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从来 没有反省的习惯,也看不出自己的现状和自己的习惯有什么联系。他们唯一能承认的就是:咱也是一般人,没人家那个能力。可是承认归承认,和人家差距的细 节他们可从来没有想清楚过(当然也是没能力想清楚)。于是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管教孩子,至于自己的想法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片面的甚至愚蠢的,他自己完 全不清楚。
    
   最有意思的是我妈,她是国企的工人。当我小的时候她比周围其它的工人要强一些(她是城市出身,而别的工人许多都是农村出身),知道给我买课外书。幼儿时期 买连环画,上小学以后买童话、民间故事,订《故事大王》,所以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就能写出三年级水平的作文。可当我上了中学后课外阅读就突然中断了,原因是 未成年人的书籍已经太浅,而要看更深一些的作品肯定要选择成年人的书籍。但成年人的书籍必然或多或少要涉及到一些有关爱情的描写(不论有没有性的描写), 于是我妈下令:坚决断绝和一切成年人书籍的接触。不给买,也不许自己买,也不许借,总之绝对不能看。不幸的是我住在家里而不是学校,每天上完八节课后必须 要回家,所以自然地,在严格的监督下我几乎没有任何机会接触成年人的书籍,更别提影视剧了。现在想想真的好笑,我17岁时想增加一下知识面于是从学校图书 馆借了《红楼梦》来看,我妈下班回家一看到这本书立刻火冒三丈,大喊不要脸。幸亏我告诉她这书是借来的,不然我想她的手非变成一台碎纸机不可。想想也 有意思,连中学课本都能选取《红》的节选作为课文(更不要说伟大领袖毛主席让李讷6岁就读这本书了,还说看不懂也要看),当妈的还将之视作洪水猛兽,我真 不知道她是哪个朝代的人了。所以后来为了避免和她发生争执,我只好不再碰任何书了。但是这前前后后下来就是五六年,等我上了大学和很多优秀的同学一比才发 现自己除了功课以外几乎就是一张白纸,不仅无知,而且幼稚。准备起演讲稿来连一点素材也没有,考虑起问题来也是一点深度都没有。后来经过好长时间的恶补才 算达到了同龄人的平均水平。但当妈的不知道这些情况,一直以来她都认为是自己成功地防止了孩子早恋,自己是一个英明的母亲,在同事当中是叫得响的。(但事 实是,她女儿没有早恋主要是因为长得丑,没人愿意跟她女儿谈恋爱;而暗恋别人的事情嘛,她女儿是一样也没少干过。)


    
我一个师兄学通信专业,毕业后进了一家不大不小的公司,待遇也不错,工作也轻松,父母很是放心。但有一天他遇到了进入华为的机会, 就和父母商量要不要跳槽。父母虽也算知识分子但作为上一个时代的人并不知道华为是何物,而且当听说华为开出的待遇比儿子现在的公司还要低时立即没有了好 感,坚决反对儿子跳槽。在他们眼中踏实稳定乃是人生第一要务,跳槽这种事是一听到就会让人坐卧不安的大事,一辈子宁可没有。这儿子也是听话的孩子于是没挪 地方。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就后悔了:华为公司那时发展极为迅速,业绩成倍增长。原来底层的人员很多得到了提升,收入是原来的数倍不止。而且他意识到进入华 为后的发展空间是原来的公司所不能提供的。可是这时候他想进入,机会却没有了。于是他只好待在原公司。等机遇第二次眷顾他时已是三年后的事情,他虽如愿进 入了这家中国的标杆企业,但内部排号(取决于工作年限)却远远地排在末端,这样他的待遇就比早几年进入的员工差很多了。如果当初他没有听信父母的主张,恐 怕要少奋斗几年呢。
    
  4. 不负责任的父母不教育
    
   虽然不负责任的父母从总量上来说很少,但并不能否认这一些人的存在。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或人格的不完善,有些人产下了后代却没有负起应负的责任。我们屡屡能 够听到有抛弃子女或是离婚时不愿抚养孩子的事情;同时也有只负担孩子基本生活却不肯在孩子教育上花钱花精力的父母。真要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那是一个人的不 幸。但毕竟在我们广大的社会中这样的家庭只是极少数,所以我们就一带而过了


    
以上四种类型基本可以把我们的父母全部概括。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可以严格地放入某一种类型中。所以更合适的做法是,你父母的 某一些行为可以放入某种类型中,而其他一些行为则可以放入另一种类型中;或者你父母一段时期属于这种类型,而另一段时期则属于那种类型。比如我母亲在限制 我接触文化产品时属于普通父母进行的愚昧型教育;而在我选择专业职业时又属于普通父母的智慧型教育,从不参加意见;可在我大学毕业前后又一度成为不负责任 的父母,连我上学的费用都不管了。所以如果你愿意仔细琢磨琢磨,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你的父母。
    
   分得这么细,可能很多人看烦了。但只有分得细才能选取相应的对策。因为对待不同的父母教育只有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兴利除弊,使家教环境有利于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下面就这几种家庭状况分别来讲讲对策。
    
   1.上述第一种。你的父母是精英,或者只有一人是精英,不论是政坛还是商界,都要恭喜你了。你要做的就是多和你的精英老爸(老妈)交流讨论,即使他忙得顾 不上细问你的情况你也应该主动找时间和他说说这一段时间你都做了些什么,遇到什么情况,自己怎么处理的,然后听听他的意见和评价。年轻人涉世不深,千万不 要认为自己很牛X,凡事一拍脑门就决定了。特别对于中学生来讲,如果你有一个优秀的老爸(老妈),真的大可不必建立起个人的隐私地带将他排斥在外,比方说 给同学打电话不让他听见,日记上把锁什么的。其实成长过程有人关注能少走不少弯路,相信你老爸如果够优秀的话肯定也不会因你的幼稚想法而笑话你,因为他也 是从这个年纪走过来的。而早年就有成年人的思想帮你导航则可以让你比同龄人走得更快一些,你未来的成功也会来得更早一些。
    
   2.上述第二种。父母虽普通,但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有这样的父母也不错,起码不会对我们的发展起反作用。而且其实,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生在 这样的家庭已经挺幸运的了。对于父母无能为力的那些事情,主要还是靠我们自我教育和寻找其他一些可能的教育,具体方法我会在后面两节什么是我需要的教育以 及如何找到我需要的教育详细介绍给你。
    
   3.上述第三种。生在这样的家里,问题就来了。父母很负责,但很多做法很不高明。要命的是,很不高明但还很坚持。于是许多青少年朋友的苦恼也由此而生;还 有另一些未曾感觉到苦恼的,则在温水中变成了青蛙,被你父母潜移默化了。这样的矛盾自古以来都是大矛盾,仿佛因此还产生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像什么《孔雀东南 飞》之类的。由于矛盾的另一方是我们的血肉至亲,所以斗争起来尤为痛心疾首,因此有的人顶着压力前行,有的人觉得代价太大就不得不放弃了。但是这里我要告 诉你们的是:要为自己的未来铺路,要追求成功,就一定要坚决斗争到底!当然,斗争一定要讲究方法,要让各方面的损失降到最小,包括感情损失,物质损失和机 会损失。
    
   当父母用愚昧的思想教育你时,听听就过去了,不用按他们说的做。如果父母很强硬,一定要你按他的意见来,那么分别有三种策略可选。


    
父母用愚昧的思想教育你时,听听就过去了,不用按他们说的做。如果父母很强硬,一定要你按他的意见来,那么分别有三种策略可选:上策是说服沟通,中策是我行我素,下策是阳奉阴违。
    
   为了将策略细化,这里我们还可以将这一群父母再分成二类:
    
   第一类,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缺陷,但不知道缺陷在哪里;(定为A型)
    
   第二类,不认为自己的想法有缺陷,认为自己挺高明。(定为B型)
    
   这些父母当中,以A型为最多。
    
   好了,细述对策。
    
   1 上策:说服沟通
    
   谁也不希望兵戈相见,谁都希望友好协商解决问题,不然要联合
    
  国干吗的?两国交战还先要谈判呢,谈判不成才动刀动枪。所以对待父母更应该如此。父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人,是贯穿人生始终都不能抛却的亲情,任 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损伤这种关系,要竭力维护这种关系的良好。所以如果能通过说服沟通而获得理解的,千万不要轻易去尝试中策和下策,以免造成感情上的损失。 说服沟通是很需要技巧的,当然概括起来还是那八个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具体能做到什么程度也要看你的水平和你父母的水平(A型较容易,B型就很难) 了,不是我在这里三言两语就能迅速提升你的能力的。但是别担心,倒是也有能迅速帮你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很多人抱怨无法说服父母时,寻找外援是一条捷径,尤 其是当你父母头脑中有孩子家懂什么我是你老子,你还有本事教训你老子了?这类的想法时,不找外援帮你恐怕是很难成功的。那么寻找哪些外援呢?要 找到能够令他信服的人才可以。我帮你总结了一下在你能力范围内能够找到的外援,写在下面。
    
   第一类:权威。
    
   你不一定能直接接触到权威,但你可以通过媒体、书籍等听到看到他们的思想和主张。当然咱们也不是说绝对意义上的权威,只要在各领域能够称得上专家的人就可以了。你听到专家的说法,想办法让你父母也听到专家的说法就能奏效了。
    
   我记得央视的《我们》节目有一期讨论网络游戏问题,有一个九岁十岁左右的小朋友就非常聪明。他喜欢打游戏,但他妈妈反对。小朋友认为打游戏并没有耽误自己 的学习于是想说服妈妈,就拉妈妈参加了那一期电视节目。当妈的很关心网络游戏问题所以也很愿意参加。节目期间好几个专家各抒己见,其中有一个心理学方面的 专家叫金韵蓉的就允许自己的儿子在完成学校功课的情况下适当地玩一些游戏。这个小朋友一看太好了,正合吾意!怎样让妈妈听取这个金老师的主张呢?等了一 会,机会来了,主持人让小朋友说两句话发表点意见,他站起来就说支持这位金老师的观点(金老师当然很高兴),然后解释了几句,后来就说请金老师在这里做一 做妈妈的思想工作,让妈妈也给他一定的空间。当时现场就有很多人鼓掌惊叹,心想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想出这么聪明的法子,真是颇有些心计手腕。金老师当时虽 然面露难色(网游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在千万父母心中是不亚于白粉的重磅毒药,自己的观点闹不好会误导孩子得罪家长甚至招来唾沫板砖一大片的)但还是硬着头 皮劝了那位妈妈几句。妈妈虽然原本态度坚决但是面对权威马上毕恭毕敬,洗耳恭听。我想事后当妈的就算不能全盘接受权威的观点起码也听进去了几分,态度会有 所缓和。这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以后可以陆续再做妈妈的工作直到她大程度地转变。
    
   如果没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权威,那么可以找到与你看法想一致的权威所参加过的电视节目,网络上的博文,所写的书籍,还有讲座VCD等,想办法让你父母看到。
    
   如果你拥有A型父母,那么比较容易,你可以把你想让他看的东西直接推荐给他。因为他是承认自己有不足的,所以他一定会接受你的建议。但看完之后你如何与之讨论并加深他的理解就看你的本事了。
    
   如果你的父母是顽固的B型,那么最好是想办法让他不经意地看到这些东西,而不是你有意拿给他看,不然他容易起戒心,认为你有意想修正他的观点,反而对自己的观点更固守了。
    
   比方说你想让他看一个节目,你可以换到另一个台然后说请他来看这个,看两眼说不好咱们换一个看看,然后换到你真正要让他看的节目,说这个还行,就看这个 吧。一边看可以一边和他讨论,往他身上引,他就开始思考了。再比如你想让他看一本书,可以将这本书与另一本书放在一起(比如都放在书架上或都放在书包 里),你请他去帮你拿一下另一本书,于是拿另一本书的同时他就看到这本书了,就有可能拿起来读。当然,之后你若要和他讨论的话可千万别提这本书。 同样,你也可以将目标博文设定在他的电脑上但不要让他看出人为的痕迹(你们电脑都比我牛肯定有很多法子)。总之类似的办法很多,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吧。


    
第二类:你父母的亲戚、朋友。
    
  在你父母生活的圈子里总有一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亲戚和朋友,这些人你肯定是知道的。其中有一些人是他比较欣赏的,愿意与之沟通的。可以找到这些 人,请求他们来帮助你说服你父母。(当然,你要找的人一定得和你的观点相一致才可以,否则你还得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岂不是太麻烦了?)这些人一旦出马,十 有八九都会有效。不论是行为上还是思想上,你父母多少都会受他的影响而有所转变。
    
   我一个朋友学音乐的,专业是小提琴。她从美国毕业后在当地的乐团干了几年,后来为了照顾父母回到国内,同时也为了叶落归根在国内成家。她父母是中央音乐学 院的老师,很希望女儿也能够留校当老师,过稳定安逸的生活。对于女儿以前在乐团的工作他们认为太辛苦——到各地演出每年有一半时间都在出差,而且如今乐团 的经营也很不景气。而且如今高校老师可是肥缺,多少人削尖了脑袋也挤不进来,何况又是小提琴这种泛滥的专业,人才太多了,职位太少了。她父母想趁着在单位 里还有影响力的时候赶紧托人把女儿的事情给定了,免得以后没了能量求人也求不动。但女儿很喜欢表演的生活,还是想待在国内的乐团,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只好 搬来了大姑当救兵。大姑是北京一家大杂志的高级编辑,接触的人多思想也多,关键的是与她父母关系非常要好,是能劝得动他们的人。大姑完全能理解孩子的选 择,但真要插手来劝还是犹豫再三。后来还是孩子的执着感动了大姑,让大姑感到了某种生命的共鸣,于是找弟弟弟妹说了。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她父母马上听了 进去,开始站在另一高度上想问题了——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当然,现在她已经在乐团拉起了提琴,每天快乐极了。
    
   同样你还可以在你父母的朋友、父母、师长当中寻找合适的目标。这样的目标有如下几个特点:一、长辈比平辈更奏效(比如让你爷爷出面就比你伯伯说话更有分 量,中国人都不能不给长辈面子的);二、你能和他说得上话(也就是你要和他熟识,并且他是喜欢你这个孩子,认为你这个孩子有可取之处的,至少你想让他支持 的观点也得是他非常认可的);三、人品正直,心肠好(只有心眼好的人才会无偿地帮助你,你一个晚辈又不能给人家带来什么直接的好处)。
    
   找到目标后如何请动他是个技术活。当然,你作为晚辈去请他他一般都不会直接拒绝,中国人做事都是很婉转的,但是他帮你帮到什么程度(也就是替你说话说到什 么程度)可就说不好了,主要还是看你工作做得怎么样。一般来讲,对你父母的这些平辈和长辈,主要方法还是尽力阐述你的观点以获得他立场上的支持(晓之以 理),然后向他描述你现在的无助状态(动之以情),必要的时候掉两滴眼泪也是可以的。不要尝试给他送礼来让他帮你,因为他一定不会收.